慕課,被稱為互聯網時代教育的新模式。按照教育部規劃,到2017年前,我國要認定1000余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,然而到目前為止,作為其主要組成部分的教育部官方慕課總共才200多門。本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,由于缺乏激勵機制,老師們對這項工作并不積極。
從2012年開始,這場“慕課風暴”已經刮了4年,但它并未如人們想象般帶來顛覆性改變。事實上,即使在歐美國家,慕課的發展也并不理想,甚至有人提出“慕課已死”、“后慕課時代”的說法。但是,這并不意味著慕課本身有問題,而是大多數慕課課程還停留在“粗放經營”階段,遠不夠精細,自然也就難以盡如人意。
“粗放”首先體現在激勵機制的欠缺。慕課的根本屬性是開放與公益,所以對老師而言,慕課基本上是無償付出,靠的是情懷。情懷這東西幾乎人人有,付之行動者不多,能堅持下來的更少。與“時薪萬元”的高中網絡教學比,高校老師明顯缺乏動力,“沒興趣、不積極”也在情理之中。
其次,慕課與最早流行的“公開課”不同,課程錄制制作只是開始,之后的在線交流、答疑、作業批改等“服務”才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。目前國內慕課對前者的重視已經足夠,對后者的認識卻遠遠不足。北京師范大學不久前發布的白皮書顯示,在其統計的1000多門慕課課程中,約20%的課程占到了師生網上交流互動數量的90%。也就是說,另外80%的課程基本不存在師生互動。這樣的話,慕課與單向的視頻“公開課”又有何區別?
慕課的最大意義,就是提供了一個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平臺,體現出高等教育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,這當中的成本顯然不能由老師買單,而是得靠制度解決。為了保證慕課的公益性與課程質量,高校必須提供完善的技術保障、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。讓老師既嘗到甜頭,也無后顧之憂,同時還不能敷衍了事。更進一步說,高校還可將慕課課程納入教師原本的考評體系中,打破慕課與正常教學壁壘分明的局面。
當然,慕課的公益性并不妨礙其演化出更多樣化、個性化的在線教育模式。例如,國外的一些慕課課程已經開始嘗試收費服務,并出現了一種名為spoc(私播課)的新模式,即收費小規模在線課程。國內的慕課領域也出現了幾起巨額融資案例,向市場化和商業化進軍。2015年,教育部出臺意見,將國內慕課發展路線定義為“高校主體、政府支持、社會參與”。因此,高校在保證公益性慕課的基礎上,也要打破思維和體制的限制,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,如精品化的收費課程、頒發付費的認證證書、對接職業教育,以及尋求資本的幫助等等。
高校匯集了最優質的教育資源,因此必須有惠及大眾的理念與擔當。從市場、老師、學生等多個角度審視問題,從“粗放經營”走向精細化管理,慕課才能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,從而滿足社會需求。 |